哥们儿,你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我这脑子里的BGM就自动响起了——“他强任他强,我科美如画”!说实话,关于科比·布莱恩特到底传不传球这个问题,简直就是NBA历史十大未解之谜之一,跟“UFO到底存不存在”、“午饭到底吃啥”的难度系数不相上下。但凡你问一个老球迷,或者随便找个懂点篮球的,十有八九会给你一个“你小子是来搞笑的吧?”的眼神,然后嘴里蹦出一句:“传球?科比的传球路线就是篮筐啊!”是不是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被“曼巴精神”支配的欢乐气息?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深入人心的“科比不传球”传说到底是怎么来的。想当年,科比可是联盟里出了名的“得分狂魔”,那出手次数,那得分爆发力,简直就是行走的得分机器,而且还是自带GPS,目的地只有篮筐的那种。81分之夜,单场60分谢幕战,这些神迹不都在明晃晃地告诉你:“把球给我,我能得分!”所以,当大家看到他一次次在极限位置完成高难度投篮,一次次力挽狂澜,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印象:这哥们儿,自己来就完事儿了,还要队友干啥?难不成队友也是来欣赏“美如画”表演的?
这种认知在球迷圈里简直是根深蒂固,甚至成了各种段子和表情包的灵感源泉。你是不是也听过:“队友:‘Kobe,我这儿空了!’ 科比:‘没看到,我眼里只有篮筐!’”或者“科比能把球传给观众席上的球迷,就是不传给队友。”这些梗儿虽然是调侃,但多多少少也反映了大众对科比“球霸”属性的某种集体认同。是不是感觉他把“球权”当成了传家宝,轻易不撒手?毕竟,一个敢在总决赛第七场,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依然选择自己硬凿的男人,他的字典里,“传球”这个词,优先级可能真的排得比较靠后。
但是!朋友们!如果事情真有那么简单,那我们今天还聊个啥劲儿啊?!难道科比真的是那种传说中的“传球过敏症”患者?每当球到了他手里,传出去就浑身难受,非得自己投篮才能缓解症状?当然不是!这其中可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反转剧情”呢!虽然科比的得分能力确实爆炸,但他职业生涯的助攻数据,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寒酸。他职业生涯场均助攻是4.7次,这对于一个得分后卫来说,虽然不算顶尖,但也绝对不是那种“0助攻”选手好吗?
更“打脸”的是,科比在某些赛季的助攻数那可是相当亮眼。比如,在2012-13赛季,他打出了生涯更高的场均6.0次助攻!没错,你没听错,是6.0次!那一年,科比简直就像开了“助攻外挂”,场场都在给队友做饼,让那些吐槽他“铁公鸡”的球迷瞬间傻眼。那时候的科比,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控场大师”啊!别跟我说什么“刷助攻”,那时候湖人的阵容,你再不传,恐怕真要被“队友黑洞”吸走了。所以说,数据有时候会“骗人”,但有时候它也像个“照妖镜”,能照出事情的另一面。
话说回来,科比传不传球,还得看具体情境和他的搭档。早年和奥尼尔搭档的时候,内线有大鲨鱼这个巨无霸,科比自然更多地扮演攻城拔寨的角色。当鲨鱼离开后,湖人有过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那时候湖人的阵容,说句不好听的,除了科比,其他人得分能力都快赶上我奶奶的投篮命中率了(当然,我奶奶根本不打篮球,这只是个幽默的比喻)。你想想看,一个队里,如果除了你,别人得分能力都差强人意,你传还是不传?不传,自己来,能赢;传了,可能就打铁了,你让“曼巴精神”的科比怎么选?他可是那个“宁愿30投0中,也不愿9投0中”的男人啊!他承担的是赢得比赛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传球的责任。
而且,别忘了菲尔·杰克逊手下的“三角进攻”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如果你真的“球霸”到家,完全不传球,菲尔·杰克逊大爷能把你直接踢出体系,信不信?三角进攻强调的是无球跑动、整体配合和传切。科比在这个体系里效力了多年,并且获得了总冠军,这本身就说明他能够,也必须,融入团队,做出高质量的传球。他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分享球,在复杂的战术体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那些说他死不传球的,可能真的对“三角进攻”有点误解,以为那只是个装饰品呢。
我们对“传球”的定义可能也有些狭隘。传球不只是直接喂到嘴边,把球送给空位的队友完成得分才算助攻。有时候一个好的手递手,一个高质量的策应,甚至是一个吸引了防守的“假投真传”,也是传球艺术啊!科比的进攻威胁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他常常能吸引两三名防守球员的包夹。他即使没有直接传球,他的存在感和牵制力本身就为队友创造了大量的空位机会。这是一种无形的传球,是一种通过“个人核威慑”为队友创造的得分机会。这波,这波叫做“战略性传球”,是不是瞬间感觉高大上了许多?
当然,要说科比完全是助攻大师那也纯属瞎扯。他的确有单打瘾,有关键时刻非要自己来的“霸气”。但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开启“美如画”模式的时候,他有时会把球悄悄送给空位的队友,那一下,简直是“杀人诛心”啊!你想想,对手已经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了,结果他来个“声东击西”,这心理冲击力,比直接得分还强!可惜,这些精妙的传球往往没有他那些惊世骇俗的绝杀来得有视觉冲击力,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媒体大哥们,流量密码嘛,“科比又秀了单打”肯定比“科比今天助攻又上双了”更吸引眼球啊!
而且,科比的职业生涯是不断进化的。早期的他更像一个得分机器,年轻气盛,眼里只有篮筐。而到了生涯后期,尤其是和保罗·加索尔、拉马尔·奥多姆这些传球意识出色的队友搭档时,他的传球视野和团队配合意识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你看他生涯后期,那传球视野,那“脑子”打球的感觉,完全是升级版的啊!他学会了信任队友,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队友的能力。这就像一个游戏角色,从最初的“暴力输出型”升级成了“全能控场型”,技能点都点满了。
所以说,科比到底传不传球?这问题就像问我,“你对象到底爱不爱你?”一样,复杂啊!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他会传球,但不是无条件的传球;他有能力传球,但更相信自己的投篮。他的传球,带着“曼巴精神”的烙印,既有信任队友的一面,也有“老子不高兴就自己来”的霸气。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却完美地融合在他一个人身上,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科比。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科比每次都传球,那我们还会拥有那么多“美如画”的绝杀瞬间吗?还会看到那么多“曼巴时刻”的降临吗?还会记住那个宁愿30投0中,也不愿9投0中的男人吗? 哎呀,跑题了。所以,科比到底传不传球?嗯,这得看,当时篮筐对他有多大的诱惑力了。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