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10月,苏军取得第聂伯河会战胜利后,大本营决定扩大战果,发动战略性攻势战役,解放乌克兰全部国土。
右岸乌克兰战役:改变苏德战场南翼态势 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苏德双方在第聂伯河右岸(西岸)乌克兰进行了一系列攻 防作战,即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战役由苏军发动进攻开始,以德军东方战线之右翼被粉碎告终。
所谓“十次打击”是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上连续发动的对德军的十次大规模战略性战役。 1943年苏 *** 入反攻阶段后,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军队的数量和装备占有压倒优势。
年4月17日,苏军在右岸乌克兰连续进行了4个月的战略性进攻,以粉碎德国东方战线整个南翼(不含被封锁在克里木的德军第17集团军)而告结束。
这次突击的胜利进一步改变了苏德战场北翼的态势,迫使芬兰于9月初退出战争。9月19日,苏、美、英、芬兰 *** 代表在莫斯科签定停战协定。 6月23日至8月29日,苏军实施第五次突击,即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
如果说库尔斯克会战彻底埋葬了希特勒的进攻战略,那么,第聂伯河会战则粉碎了德军统帅部建立坚固阵地防御并在这一方向扼守重要经济区的企图。
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前出到第聂伯河下游,并封锁了克里木半岛的德军。通过这次会战,苏军收复大片国土,为把德军赶出苏联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战役的结果来看,第聂伯河战役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消灭了多少德军,而在于苏联军队越过了第聂伯河的自然危险。战斗持续了四个多月,前线长度超过1400公里。特别是苏军同时从750公里处成功渡河,开创了大兵团在战争史上渡河的先例。
3年10月,苏军取得第聂伯河会战胜利后,大本营决定扩大战果,发动战略性攻势战役,解放乌克兰全部国土。
即第聂伯河会战。第聂伯河会战在战略进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第聂伯河会战的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下第聂伯河攻势(也称为“下第聂伯河战役”)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
1、更大的弱点是工业产能最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武器装备跟不上军队的质量,所以他们只能靠人数取胜。只有在人数上我们才能找到一点平衡,所以在长枪短炮的攻击下,失踪人数已经成为常态。
2、第聂伯河会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苏德之间一场更大的军事行动,涉及双方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和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作为苏德战争中其中一个代价最昂贵的军事行动,双方估计伤亡人数170万人到270万人。
3、3年8月3日,苏联对南方地区的德军展现发起了猛攻,仅仅3天的时间苏乱就收复了别尔哥罗德,同时还将数万德军部队保卫,缴获了大量的坦克和汽车等作战物资。
1、苏军在第聂伯河会战中重创敌人“南方”集团军群的基本兵力及“中央”集团军群一部,解放了8万多个居民点,其中包括160座城市。
2、月9日,经过战斗间歇补充后,南方方面军主力开始了旨在夺取美利托波尔城的攻坚战斗。该城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和第聂伯河下游地区的咽喉要地,因此德军准备誓死固守。10月13日,美利托尔获得解放。
3、月26日,中央方面军发起进攻,向谢夫斯克、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实施主要突击,9月21日收复切尔尼戈夫,并前出到第聂伯河,随即在第聂伯河与普里皮亚季河之间夺取登陆场。
1、如果说库尔斯克会战彻底埋葬了希特勒的进攻战略,那么,第聂伯河会战则粉碎了德军统帅部建立坚固阵地防御并在这一方向扼守重要经济区的企图。
2、3年8月13日~12月22日,苏德双方在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攻防战役,即第聂伯河会战。此役,交战双方伤亡巨大,苏军解放了大片德占国土,夺占25个战略登陆场,取得了战役胜利。
3、但是苏军在顺风局出错的老毛病开始犯了,第聂伯河会战双方即将摆开架势使尽全力展开较量。希特勒知道德军这样溃退下去迟早有麻烦,于是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第聂伯河顶住苏军。
4、3年10月,苏军取得第聂伯河会战胜利后,大本营决定扩大战果,发动战略性攻势战役,解放乌克兰全部国土。
5、军事学术在第聂伯河会战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6、第聂伯河会战 9月2日收复苏梅并发展进攻,于9月下旬进抵第聂伯河,随即在大布克林地域和基辅以北的柳捷日地域攻占登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