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龄前儿童大多会有200~400度的生理性远视,随着生长发育,眼球会变大、变圆,眼轴变长,眼球会基本定型,“远视”会逐渐减弱或消失。
1、年龄与视力对照表 大家通常将视力不低于0(0)作为判断标准,但这个标准对幼儿来说不完全适用。因为,学龄前儿童视觉仍处于发育过程,6岁后相对稳定。不同年龄的孩子,应采用不同判断标准。
2、个月为0.1,1岁为0.2-0.3,2岁为0.4,3岁孩子视力≥0.5(7),4岁视力≥0.6(8),5岁视力≥0.8(9),6岁及以上视力≥0(0)。
3、-7岁为175-200度远视;8岁为150度远视;9岁为125度远视;10岁100度远视;11岁75度远视;12岁50度远视。假如,6-7岁的孩子远视储备值与200度差得很多,只有50度,则意味着孩子很可能在小学时会得近视。
4、如下图所示。从2012年5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今后医院的视力表都会渐渐换成这新版本。它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检,招生、招工等体检的远、近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筛查,属于强制性标准。
1、新生儿的双眼前后极较短,大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才逐渐趋于正常。
2、儿童的视力正常范围为:1岁0.2,2岁0.3,3-4岁在0.4-0.5之间,5-6岁在0.6-0.8之间,7-8岁在0.8-0之间。成人的视力正常范围通常在0到5之间。
3、一般的小学生视力应该在0或者0左右,就是达到正常的视力,0.5的话肯定就是近视了。一般来说,在看不同距离、不同亮度的事物时,人眼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以使得照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尽量清楚。
4、~0.6;f、3~4岁儿童视力达0.7~0.8;g、5~6岁儿童的正常视力接近0,而0视力是标准正常视力。到20岁左右,眼球发育完全,视力可达到0~5左右。
5、大家通常将视力不低于0(0)作为正常视力的判断标准,但这个标准对幼儿来说不完全适用。因为,学龄前儿童视觉仍处于发育过程,6岁后相对稳定。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应采用不同标准判断视力是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