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鲜为人知的是,成吉思汗也输了,曾经在著名的十三翼之战中。虽然失败了,但是在那一战之后实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在西征中被一个波斯王子击败,损失的部队是他一生中更大的败仗。
1、成吉思汗西征路线分为三条,分别如下:蒙古之一次西征,元太祖十四至十九年(1219—1224年)成吉思汗率军与花剌子模国进行的一场战争。
2、成吉思汗于当年中秋前后进抵原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东南布拉纳废址),稍事休整。蒙古军西征初时,兵力约十五至二十万;一路西进途中又征调一些,兵力达到二十三万余,号称六十万。
3、成吉思汗西征起点是哪儿(图1)鄂毕河上游往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创建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河段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创建钦察汗国;两河河段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创建伊利汗国,世称四大汗国。
4、东至朝鲜(当时的高丽)及东海岸,西至德国多瑙河沿岸,北至北冰洋以南,南至现在的海南、台湾及周边列岛。
所以有学者推测,当时使得成吉思汗停止继续对印度征战的原因就是蒙古大军无法适应印度的气候环境。第二就是蒙古军队遇见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就是印度象。大将八刺得令后,率军强渡印度河。
而形成成吉思汗班师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蒙古骑兵适应不了印度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成吉思汗为何不征服印度,我们只能从一部分事情来猜测总结,真正的原因我们也只能是做个假设。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兰丁,进攻印度河北岸,但成吉思汗的军队并没有进攻印度,而是迅速撤回阿富汗。巴拉率领的两万蒙古人进入印度,沿途攻占了一些城市。然而,经过几个月的审讯,没有发现扎兰丁的踪迹。
因为印度这个地方非常的奇特,其次也是因为印度这个地理位置当时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才没有征服。
可是强大的蒙古骑兵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这大概就是成吉思汗不攻打印度的原因。之一个弱点是蒙古骑兵虽然善骑好射,但是只有在平原地区才能发挥出优势,一旦在江河湖泊面前,就会显得毫无用武之地。
二来彰显蒙古帝国势力在欧洲的存在,因为在早前蒙古已经和欧洲有过接触,了解欧洲诸国实力不容小视,所以他们将目的对准欧洲是情有可原的。
1、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以西域花剌子模国杀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亲率大军20万,兵分四路西征。
2、成吉思汗总共进行了三次西征,在之一次西征的时候是成吉思汗带领的部队,最远打到了俄罗斯地界。在成吉思汗凯旋归来之后,就将本土以及新征服的土地分给了4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四大汉国。
3、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公元1219年西征,一直进行到1225年,在这期间,消灭了西域花剌子模,之后最远打到里海和黑海,达到俄罗斯境内。
4、成吉思汗西征最远到达里海、黑海之间的高加索,即现在的伏尔加流域大败花刺子模和俄罗斯的联军。